▋翰鳴堂中醫診所

▋專區簡介

【診所簡介】
翰鳴堂中醫診所由市立聯合醫院,主治醫師為您服務!透過專業醫師診斷解說,讓您更認識自己的身體,以及致病原因。健康需永久,美麗要即時!翰鳴堂中醫診所關心您。

【醫師簡介】
賴睿昕院長、周宗翰醫師

【服務項目】
主治婦科雜症、女性更年期調理、子宮內膜異位、內分泌疾病、免疫調理、神經疾病、中風後遺症、顏面神經麻痺、各式痛症。

【特約門診】
減重塑身,轉骨

【產品特質】
本院使用的科學中藥與水煎藥,符合國家標準,皆為嚴格把關,藥材機源的藥廠,水煎藥材更榮獲「優良中藥金牌獎」,守護民眾健康。

▋ 中藥養生食療

  • 便秘、代謝差?中醫芳療師教四招精油排毒法 助解決宿便困擾
    人體內的毒素主要來源於食物的代謝廢物和環境中的各種污染物。如果毒素無法及時排出,長期累積在五臟六腑及血液中,會影響健康,甚至導致新陳代謝變差。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兼專業精油芳療師賴睿昕中醫師指出,宿便是「萬病之源」,若糞便在腸道內停留超過24小時,不僅會腐爛變質,還可能釋放毒素,讓身體反覆吸收,導致便...
    大腸直腸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2025-03-25 
  • 視神經萎縮不可逆?中醫師分享:針灸搭配明目茶雙重護眼
    現代人每天使用眼睛的時間越來越長,從工作到生活,幾乎離不開3C產品,但眼睛長時間高強度地使用,也讓眼部疾病的發生率逐年攀升。其中,視神經萎縮便是一種需要特別留意的眼疾。頤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康涵菁中醫師表示,視神經萎縮的病因多樣,除了先天性發育問題和家族遺傳,後天因素如視神經炎、腫瘤壓迫、外傷、脫髓鞘疾...
    中醫內科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2025-03-24 
  • 不餓肚子也能瘦!中醫分享正確減重3原則 維持健康不復胖
    28歲的陳小姐(化名)透過三個月的中醫減重療程,在不餓肚子的情況下,成功將體重從77公斤減至63公斤。如何透過中藥輔助,並搭配適當飲食控制達成減重成果?頤鳴堂中醫診所康涵菁中醫師說明三大核心原則,讓減重能夠更輕鬆且不易復胖。康涵菁醫師提到,中藥減重的核心是在於促進身體對能量的代謝,讓身體容易進入熱量...
    中醫內科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2025-02-26 
  • 熬夜後眼睛乾澀?中醫教「乾眼症」茶飲保養秘訣
    過年期間,許多人熬夜打麻將或與親朋好友聚會,結果隔天醒來時,常感覺眼睛乾澀不適,嚴重時甚至可能誘發乾眼症。睿鳴堂中醫診所周大翔中醫師指出,乾眼症是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不僅表現為眼睛乾澀,還可能有眼皮沉重、有異物感、視物模糊等症狀。透過中醫調理和茶飲配方,可有效改善乾眼症狀,讓眼睛重新感覺舒適。乾眼...
    中醫內科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2025-01-22 
  • 用中醫智慧抓住「冬季黃金期」!暖身補血輕鬆打造健康體質
    隨著冬季來臨,許多女性的手腳彷彿進入寒冬,冰冷的不適感成為日常困擾。頤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宗翰指出,這個現象與女性特有的賀爾蒙變化及血液循環不佳密切相關。雌激素的作用讓女性的體溫較低,加上基礎代謝率較男性偏低,手腳冰冷的問題更為顯著。若長期忽視,可能進一步導致月經不調、宮寒甚至影響生育能力。氣血不...
    中醫內科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2025-01-21 
  • 告別冬季癢!中醫分享中藥、茶飲及保養祕訣 助你輕鬆解困
    有位49歲的女性因全身乾癢難耐前往中醫門診,表示她已持續兩週出現雙手、雙腳皮膚乾燥粗糙,手部有抓痕,小腿前側則佈滿暗紅色的不規則龜裂,並伴有輕微脫屑。經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康涵菁中醫師診斷後為「血虛風燥型濕疹」,須採以當歸飲子加減治療,加入桃仁和何首烏養血活血,薄荷、蟬蛻疏風止癢。經過兩週調理後,搔癢...
    中醫內科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2025-01-20 
  • 壓力導致心悸與身體異常? 中醫精油調理助恢復「自律神經」平衡
    小華是一位忙碌的中階主管,因上司的壓力與下屬的不配合,長期承受導致精神緊繃。他最早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接著咳嗽、嘔吐、腹瀉頻發,進一步發展為心悸、胸悶、不安、想來回走動、頻尿及呼吸急促等問題。經檢查後,結果卻顯示一切正常,讓他倍感困惑。在嘗試按摩無效後,小華轉而求助中醫。經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同時也是...
    其他身心疾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2025-01-16 
  • 冬日心肺不適別驚慌!中醫教居家養護及芳香療法 解決胸悶煩惱
    隨著冬至來臨,氣溫驟降,不少人開始出現胸悶、胸痛、甚至喘不過氣等不適症狀。根據統計,這類症狀中僅有1%至5%與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等危及生命的疾病有關,絕大多數是由肌筋膜緊繃、自律神經失調、呼吸道問題或胃食道逆流等非致命因素所引起;儘管如此,這些不適依然讓許多人感到困擾。中醫全人醫療觀點 緩解不適症...
    中醫內科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2025-01-14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