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天旅遊季和學校放暑假,大量人潮出入國高峰到來,也使得M痘(Mpox)的感染風險逐漸增高。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於7月1日公布台灣上週新增4例M痘本土確診病例。
確診患者分佈在北部3例及南部1例,發病日介於6月17日至6月23日,患者身體陸續出現皮疹、水泡、膿疱等症狀,調查後發現,患者都曾透過交友軟體與不特定對象發生親密行為,而且其中3例未曾接種過M痘疫苗。
台灣在2022年6月23日將M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今年6月30日累計確診468例病例(437例本土及31例境外移入),其中光是今年就已累計16例(13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疫情傳播風險仍在升溫。目前所發現M痘病例的病毒類型,仍以clade IIb為主,尚未出現clade I型的境外或本土病例。
非洲、美洲為疫情熱區 亞洲確診數也逐步攀升
不僅台灣確診數增加,全球M痘疫情也持續升溫,今年6月單月新增超過7,800名患者,為近2年高點,自今年開始,截至6月27日已累計超過2萬9,400病例,主要發生在非洲、美洲。
此外,亞洲國家包括中國、澳大利亞、菲律賓、泰國、香港、新加坡等染疫人數也持續增加。且今年3例境外移入M痘病例均來自亞洲,來自中國、香港及泰國各1例。
暑期M痘流行達高峰 接種2劑疫苗防護力達九成
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6月30日已有近10萬人接種至少1劑M痘疫苗,其中約7萬人完成2劑疫苗接種,但仍有約3萬人僅接種第一劑疫苗,暑期為國內M痘流行高峰期,疾管署也呼籲尚未接種第2劑疫苗者應儘速完成,才能擁有完整的保護力。
同時疾管署指出,接種第1劑M痘疫苗14天後,對疾病的保護力僅有約四成至八成,而完成接種2劑疫苗後,則可高達九成保護力,尤其是近1年有風險性行為者(例如:多重性伴侶、性交易服務者、於營業場所發生性行為者等),以及過去曾罹患性病;或性接觸對象有前述任一情形者都屬於高危險族群。
M痘來勢洶洶 需提高風險意識自我防護
目前全國共272家合作醫療院所可提供公費M痘疫苗接種服務,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的M痘專區查詢。此外「不符合公費」M痘疫苗接種資格,但「經醫師評估」確有暴露風險者,可至全國8家旅遊醫學合約醫院自費接種M痘疫苗,這些資訊都可在疾管署的旅遊醫學門診查詢。
且疾管署呼籲,民眾前往流行地區或國內風險場域,應確實自我防護,並避免與不特定人士親密接觸,以及相關的風險場合。
此外,也需留意自己或他人是否出現皮膚病灶,例如:皮疹、水泡、斑疹、斑丘疹、膿疱等,以及發燒、畏寒、寒顫、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等疑似症狀,若有這些情況發生,應佩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接觸過的高風險場域及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