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乳癌是111年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的癌症。有些乳癌患者可能會因為治療而提前出現更年期症狀,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黃淑惠表示,部分患者進行化療服用抑制荷爾蒙的藥物,可能會導致提早停經,並出現「更年期症候群」症狀。
這時患者不僅要面對治療及疾病的不適,還要面臨自律神經失調(熱潮紅、盜汗等)、情緒失衡、泌尿及生殖道相關疾病、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骨質疏鬆症及骨折風險提升等更年期症候群相關問題。為幫助患者舒緩症狀,黃淑惠營養師提供乳癌患者更年期症狀飲食照護方法,從飲食著手改善更年期所帶來的不適。
攝取足夠的維生素B 可幫助入睡、改善泌尿道乾燥
均衡飲食是飲食照護中最重要的一部份,同時也要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導致肥胖問題 。除此之外,黃淑惠營養師建議,乳癌患者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B群,因為B群可以穩定情緒、幫助入睡,同時還能改善更年期泌尿道乾燥的現象,像全穀雜糧、豆類、彩虹蔬果等都從中攝取到維生素B群。
適當攝取植物性雌激素 可降血脂、血壓舒緩潮紅
乳癌患者常擔心植物性雌激素可能會取代人體雌激素,刺激乳癌細胞再生復發,不過黃淑惠營養師表示,研究指出每天吃1.5份黃豆食品者,乳癌復發率與死亡率反而更低,但給予剛接受手術的乳癌患者高單位大豆蛋白(52克/天)後,發現有數個腫瘤生長基因被啟動,因此提醒患者別把豆漿當水喝,更不建議攝取高劑量植物性雌激素或動物性荷爾蒙的補充劑。
雖然植物性雌激素對健康有幫助,但仍應適當選擇、適當攝取。黃淑惠營養師提到,異黃酮素、木酚素、豆香雌酚等植物雌激素化學結構類似雌激素,在缺乏雌激素時可作為替代,有助於降血脂、降血壓、舒緩熱潮紅等,可以選擇黃豆、芝麻、亞麻仁子、花椰菜、苜宿芽等含植物性雌激素的食物,在更年期來臨時攝取能幫助舒緩症狀。
蛋白質有助組織修復 蛋黃含卵磷脂、魚含Omega-3更好
蛋白質是人體建構、組織修復的重要營養素,不過應選擇黃豆、魚、蛋等優質蛋白質作為攝取來源。黃淑惠營養師表示,吃過多紅肉可能會增加乳癌風險,但多吃魚、蛋可以降低乳癌風險,而且蛋黃含有卵磷脂、魚有Omega-3脂肪酸有助於心血管保護、血脂調降,避免血栓、動脈硬化。
多補充富含鈣、鎂 改善心悸&痠痛、維持骨質
更年期雌激素分泌下降,骨質流失速度加快,因此黃淑惠營養師提醒,這時可多補充高鈣、高鎂的食物,建議每日應攝取1000mg鈣、310mg鎂,像堅果、芝麻、海藻、小魚乾、高鈣蔬菜(如:莧菜、紫菜、芥蘭菜、地瓜葉)等都是很好的攝取來源,攝取足夠的鈣、鎂不僅能維持骨質密度,還有助於保持正常心跳、肌肉收縮,改善心悸、肌肉酸痛等問題。
維生素D也很重要 適當日曬補充還能改善失眠、情緒
除了鈣、鎂以外,還要注意維生素D的攝取,黃淑惠營養師表示,維生素D能幫助鈣的吸收,有助於提升骨質密度、增加肌肉合成,食物來源建議蛋黃、牛乳、乳酪、鮭魚等,另外也可以透過日曬促使皮膚合成維生素D,適當日曬還能幫助腦部分泌足夠的褪黑激素改善失眠問題,並可提高血清素濃度讓心情更加愉悅。
維生素C、維生素A、前花青素 更年期應足量攝取
芭樂、奇異果、柳橙、莓果等富含維生素C;菠菜、地瓜葉、胡蘿蔔、南瓜、肝臟、蛋黃等富含維生素A;葡萄、蔓越莓、藍莓、蘋果、草莓、櫻桃等富含前花青素,更年期時可以多加攝取補充足夠的營養素。
黃淑惠營養師表示,維生素C能強化細胞間的鍵結,讓黏膜更緊緻;維生素 A 有助於黏膜細胞保濕度的提升,可以避免感染;前花青素能包覆大腸桿菌,不讓細菌沾黏於泌尿道、陰道上,多攝取這些營養素有助於改善尿道感染、陰道乾澀、皮膚乾燥等不適現象。
飲食可以幫助乳癌患者改善不適症狀,不過黃淑惠營養師提醒,癌友仍應採取全方位照護,包括適當運動、釋放壓力等,必要時也應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調整藥物使用。
參考資料:癌症關懷基金會-荷爾蒙作祟 !?乳癌患者舒緩 更年期症狀的飲食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