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醒了卻動彈不得不是被「鬼壓床」,而是「睡眠癱瘓症」惹禍!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系Baland Jalal研究員分享,19歲那年,有一次他剛剛醒來,能看見周圍環境卻無法移動,想呼叫爸媽,但喉嚨也發不出任何聲音,同時還感受到有一個「怪物」掐住他的脖子想要殺死他。出現這種幻覺是許多睡眠癱瘓症患者的典型症狀,建議可透過4步驟放鬆法應對。
全球3成人睡覺遇鬼壓床 何謂睡眠癱瘓症?
根據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資料顯示,全球約30%的人一生中至少會經歷一次睡眠癱瘓症,通常只持續幾分鐘,但最長可達20分鐘。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人類睡眠科學中心Matthew P. Walker主任說明,睡眠癱瘓症經常發生在快速動眼期(REM),特徵是會做更多的夢,而且更加生動逼真,心率和呼吸也更快,當REM睡眠剛開始或快結束時,清醒的大腦與仍在沉睡、無法動彈的身體就會發生短暫的衝突。
後來積極投入睡眠癱瘓症研究的Jalal研究員說明,約4成患者會出現來自視覺、聽覺或觸覺的幻覺,例如胸部受壓迫或靈魂出竅,其中9成會對這些幻覺感到恐懼。為何會產生這些幻覺?Jalal研究員認為,一個人處在意識清醒卻動彈不得的狀況,自然反應是想要逃離,大腦發出訊號、試圖讓身體動起來,但身體沒有反饋,這時大腦會編造一個故事,嘗試為異常狀況找出合理解釋。Walker主任進一步解釋,負責理性和邏輯思考的前額葉皮質活動減少,再加上掌管情緒的杏仁核過度活躍,也會讓幻覺變得更真實。
壓力大、睡眠不足可能引發 發作時用4步驟緩解
雖然尚未了解睡眠癱瘓症發生的確切原因,但兩位專家表示,包括壓力、焦慮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躁鬱症和恐慌症等疾病,睡眠不足或不規律、嗜睡症等睡眠障礙,以及遺傳因素,都可能增加發作機率。睡眠癱瘓症聽起來可怕,但不會帶來健康危害,不過頻繁發作可能讓人對睡眠產生焦慮,影響入睡,甚至可能造成創傷反應。
Walker主任建議,規律的作息、壓力管理以及認知行為療法,都有助於改善症狀,嚴重時可能需要藥物治療。Jalal研究員則自創了「冥想放鬆療法」,並透過小型研究發現對患者有幫助,其4步驟包括:
- 重新認知:閉上眼睛,提醒自己這種事很常見,也不會因此死亡。
- 在情感上保持距離:告訴自己只是大腦在作怪,沒理由感到害怕。
- 轉移注意力:專注在正面的事物,如祈禱或想像愛人的臉。
- 放鬆肌肉、保持不動:在發作時嘗試移動身體,可能觸發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