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齡化與少子化的雙重趨勢下,三明治族群正面臨「養兒育女」到「照顧長輩」的重任,雖然三明治族群的人口比例略微下降,但肩負的照護任務卻更加集中、複雜,成為台灣家庭健康與社會支持網絡中的關鍵樞紐。人壽公司近期公布《2025保誠 人壽三明治族群大調查》註1,深入剖析這群「被需要的世代」,正歷經價值觀轉向與生活節奏的重整。
調查顯示,高達76%的受訪者將「保持身體健康」列為人生首位目標,優先於財務、事業甚至親子關係,其次為「維繫良好家庭關係」(66%);而對「追求身心靈平靜」的重視程度亦從去年的42%上升至44%,顯示健康不再只是身體無恙,更是抗壓與情緒調節的整體韌性。這份調查勾勒出三明治族逐步意識到「自我照護」不再是奢求,而是維繫家庭機能的關鍵起點。調查也指出,三明治族群被視為社會與家庭的重要支柱,他們的需求需要被正視。
健康意識轉向 三明治族群自評體能 老化平均0.6歲
三明治族群不僅是家庭的中流砥柱,更在日復一日的照顧任務中,培養出更敏銳的健康直覺,根據調查指出三明治族群對自身身體狀況的掌握相當了解,自評體能年齡與實際年齡20、30與40世代感受衰老6.2歲、1.4歲以及0.4歲,而50、60世代反之感受年輕2.3歲與5.6歲,平均僅差 0.6 歲,顯示其健康意識與身體管理已趨成熟,調查更揭露不同年齡層對健康風險的敏感度與重點各異:
- 20世代族群聚焦於肩頸痠痛、頭痛與糖尿病。
- 30至50世代則普遍開始憂慮老年癡呆、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疾病,尤以 50 世代對神經系統疾病與心血管慢性病的敏感度最為明顯,成為主要健康課題。
- 60 世代則轉而密切留意肝功能與心血管風險,反映長期慢病風險的積累已成為焦點。
透過橫跨年齡層的健康觀察,可見三明治族群正從「成就家庭」的角色,進一步邁向「照顧自己」的自覺,不僅關心眼前的生活品質,更開始佈局未來的健康韌性,展現出全面、主動的身心管理態度。
教育成慢性壓力來源最大負擔 43%家長最擔心孩子的未來
在資訊爆炸與競爭白熱化的育兒時代,三明治族群不僅肩負經濟責任,更在教養選擇中尋求平衡。根據《2025三明治族大調查》指出,高達43%的家長將「子女教育開銷」列為生活壓力來源,另有42%對於「子女教養」高度關注,從學區選擇、補習支出到溝通模式,這代父母展現出更柔韌的親職態度,企圖在高壓中建立雙向理解、共同成長的家庭節奏。調查報告提醒,教育壓力不僅影響孩子,也可能成為父母長期的壓力來源,值得早一步關注其對身心健康的潛在影響,並持續以實際行動支持家庭照護與親職發展的多元需求。
超高齡化社會來臨 近50%家庭承擔健康照護重任
隨著超高齡化社會來臨,家庭照護型態也正悄然改變。調查指出48%的受訪者表示「健康照護」是目前生活中最需關注的項目之一,而35%將「日常開銷」列入經常性支出項目,調查反映三明治族群在居家照護與醫療支援上的需求正逐漸增加,已成為日常的重要課題,不僅關心長輩的就醫安排與慢性病管理,也逐漸關注營養、心理健康與生活品質等更全面的支持,來面對逐步升溫的長照挑戰。
參考資料:
註1 : 保誠人壽《2025三明治族大調查》委由益普索市場研究股份公司(Ipsos Limited)合作之線上固定樣本執行。資料處理過程包括編碼、資料輸入、報表及統計分析皆使用IBM所有之Dimensions與SPSS, 和iField均為符合ISO 20252標準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