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平均每四名B肝患者就有一人可能因服用癌症化療藥物影響免疫系統,導致免疫功能降低,讓B肝病毒再復發。事實上,不只化療病人,臨床上也不乏非癌患者(例如:風濕免疫科病人)在使用免疫抑制劑後,造成B肝病毒活化,進而導致大量肝細胞損傷的案例;甚至還有腎臟病患在使用高劑量類固醇後,併發猛爆性肝炎不幸死亡。醫師指出,若經專業評估採取預防性治療,有助於降低B肝病毒再活化機率,進而減少肝臟進一步受損風險。
免疫力被壓制,小心B肝復發!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胃腸肝膽科兼醫學系內科學科臨床助理教授黃千睿醫師指出,不少研究證實,B肝帶原者在免疫系統正常的情況下,能夠有效抑制B肝病毒。然而,當B肝帶原者在接受化療或使用免疫抑制劑時,會降低免疫功能,使得B肝病毒容易活化並快速複製,導致免疫細胞在免疫系統恢復後,開始攻擊肝臟細胞中的B肝病毒,造成大量肝細胞損傷、肝衰竭、換肝或死亡。為此,健保署已針對此類對象給付口服抗病毒藥物做為預防性投藥。
不只化療病人,非癌患者也要預防性投藥!
目前健保給付期間在接受化療或免疫抑制劑族群略有不同,表面抗原陽性者,在接受化療或免疫抑制劑前一週至療程結束後半年,皆可享有健保給付;至於曾經感染過但已經痊癒的患者,意即表面抗原陰性但核心抗體陽性者,接受化療的給付期間同上,但若使用免疫抑制劑,則需在治療期間發生B肝病毒再活化才符合給付條件。
黃千睿醫師表示,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目前臨床常用的抗病毒藥物具有一定安全性,副作用相對少見,並可協助降低B肝病毒再活化風險。
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前,先檢驗是否B肝帶原
黃千睿醫師補充,依照目前國內醫界共識,在使用可能抑制身體免疫機轉的藥物前,醫院都會主動檢驗是否為B肝帶原,如果是的話就會建議先預防性投藥。不過,由於健保尚未補助全部預防性藥物,提醒民眾,在使用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化療或標靶藥物之前,可先主動至腸胃科門診檢查與評估是否需要用藥。
跳過肝硬化!年輕帶原者復發後易罹癌
黃千睿醫師強調,一旦確認有B肝帶原就建議一定要追蹤,因為B肝無法清除,只能透過藥物抑制病毒量,且約一半以上的患者會在停藥後復發,特別是年輕帶原者經常跳過肝硬化的過程,直接發生肝癌。建議所有B肝帶原者一定要定期回診追蹤,別以為健檢肝指數正常就沒事,定期回診持續追蹤,才能預防肝癌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