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業務工作一半突然耳中風 高壓氧治療輔助恢復聽力

小於50歲且有中重度聽力損失(平均聽力大於60分貝)的突發性耳聾病人,在傳統治療下再輔以高壓氧治療,增加恢復聽力的可能性。

小於50歲且有中重度聽力損失(平均聽力大於60分貝)的突發性耳聾病人,在傳統治療下再輔以高壓氧治療,增加恢復聽力的可能性。

55歲從事業務的陳小姐某日一如往常上班工作,用手機聯絡客戶時,右耳突然聽不見電話那頭的聲音,換到左耳卻又可以正常地聽到。緊張萬分的陳小姐連忙趕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耳鼻喉科求診,在做完聽力檢查後,發現竟是突發性耳聾,於是趕緊住院治療,並照會高壓氧中心李祥安主任評估及安排高壓氧治療。經過治療四週後,陳小姐終於恢復在生活中較常使用的低頻區聽力,回歸正常生活。

耳中風與腦中風不同 多數病因不明且易被疏忽延誤就醫

李祥安主任說明,突發性耳聾是一種急性聽力受損的疾病,俗稱耳中風,但跟一般常見的腦中風因腦血管血栓阻塞或腦動脈瘤破裂出血的情況不同。突發性耳聾目前可能的病因包含:內耳毛細胞組織缺血或缺氧、內耳內淋巴水腫、病毒感染導致之神經炎、自體免疫疾病或聽神經瘤等。大約只有兩成的人可以找到確切病因,其餘大部分病患的致病原因不明,這也使診斷及治療上帶來不少困擾。

李祥安主任指出,突發性耳聾的常見症狀為突然發現其中一側之聽力減弱、耳鳴、耳悶感,甚至合併暈眩等,其診斷定義為:最近三日內在純音聽力圖上連續三個頻率感覺神經性聽力與對側正常耳比較,有聽力下降超過30分貝。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有時患側聽力只有部分頻率聽力受損,還是可以聽到部分的聲音,故會被疏忽而延誤了就醫及治療的時間點。

把握發病後一到兩週內黃金治療期 高壓氧輔助恢復聽力

李祥安主任表示,突發性耳聾的黃金治療期通常是發病後的一到兩週內,治療是以抗發炎藥物、改善血液循環及組織灌流為原則。目前療效最被確認的是類固醇藥物(包含口服、靜脈注射及內耳注射),其它治療包括:靜脈輸液、血漿擴張劑、末梢血管舒張劑等。近年來已有許多文獻支持高壓氧用於突發性耳聾之輔助治療,高壓氧治療是藉由呼吸高壓純氧來增加血漿中氧氣的分壓及溶氧量並增加內耳淋巴液之氧氣分壓。另外,高壓氧氣治療也可降低血比容、降低血液黏滯度及增加紅血球彈性,進而改善微循環,對改善組織血液灌流與缺氧亦有相當助益。在美國及台灣的高壓氧醫學會皆把突發性耳聾列為高壓氧治療適應症之一。

李祥安主任建議,年輕(小於50歲)且有中重度聽力損失(平均聽力大於60分貝)的突發性耳聾病人,在傳統治療下再輔以高壓氧治療,增加恢復聽力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