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少為人知的原因?解析高醛固酮症

高醛固酮症是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可以被治療。針對藥物治療無效的高血壓,應與醫生討論高醛固酮症可能性,並接受相關檢查。

高醛固酮症是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可以被治療。針對藥物治療無效的高血壓,應與醫生討論高醛固酮症可能性,並接受相關檢查。

高血壓的原因除了肥胖、飲食和缺乏運動,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郭志東醫師指出,另一個鮮為人知的原因是腎上腺皮質醛固酮症,原因是腎上腺分泌過多的醛固酮(Aldosterone)所引起的高血壓問題。什麼是醛固酮?跟高血壓有何關係?

醛固酮過高會導致高血壓 高血壓治療無效就要注意

醛固酮是一種調節血壓和電解質平衡的荷爾蒙,過量醛固酮會導致高血壓和低鉀血症。高醛固酮症可以分為兩種:

  • 原發性高醛固酮症:常見成因是腎上腺腺瘤(良性腫瘤),其他原因包括單側腎上腺增生、腎上腺皮質癌(罕見)和家族性高醛固酮症,導致腎上腺分泌過多的醛固酮
  • 繼發性高醛固酮症:常見於腎血流減少,例如阻塞性腎動脈疾病、腎性高血壓,以及一些引起液體滯留的疾病,如心衰竭、肝硬化和腎病症候群等等。

這種疾病好發族群是30到50歲,女性較男性更容易患上高醛固酮症。根據研究,約有5%到10%的高血壓患者可能患有原發性高醛固酮症。而對藥物治療無效的高血壓患者中,比例可能高達25%。

郭志東醫師表示,高血壓是高醛固酮症最常見的症狀,尤其是高血壓治療無效就要考慮高醛固酮的可能性。其他症狀則與高血壓和低鉀血症有關,包括頭痛、頭暈、視力改變、呼吸困難。而低鉀血症的症狀可能包括肌肉無力,嚴重時可導致暫時性癱瘓、肌肉痙攣、刺痛、麻木感、疲倦、極度口渴和頻繁排尿。

高醛固酮症無法預防但可以治療 早期治療預後好

高醛固酮症通常需要血液檢查,包括血鉀、血鈉腎素和醛固酮的濃度。如果檢查結果異常,醫師可能會進一步安排抑制試驗來確認診斷。此外,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掃描也可能用於檢查腎上腺是否有腫瘤或其他異常。治療高醛固酮症的主要目標是控制血壓和糾正電解質不平衡,並根據病因而有不同治療方式。

治療方面,原發性和次發性的高醛固酮症治療方式不同:

  • 原發性高醛固酮症:如果是腎上腺腺瘤引起的高醛固酮症,手術切除腫瘤是最常見的治療方法。手術後,患者的血壓需要繼續用藥物來控制。
  • 繼發性高醛固酮症:繼發性高醛固酮症通常是疾病所引發,所以除了控制血壓還要治療引起高醛固酮症的疾病。

通常用的藥物為礦物皮質素受體拮抗劑來控制血壓和改善症狀,但需要注意的是,長期使用這些藥物可能會導致一些副作用,例如可能導致男性女乳症和性功能障礙。

郭志東醫師指出,雖然高醛固酮無法預測,但可以治療,而且愈早治療預後愈好,原發性高醛固酮症,如果能早期診斷並進行手術治療,預後通常較好。繼發性高醛固酮症的預後則取決於其背後的病因。高血壓引起的心血管問題是高醛固酮症最常見的併發症,包括心房顫動、左心室肥大、心臟病發作和中風。

總結來說,高醛固酮症是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可以被治療。針對藥物治療無效的高血壓,應與醫生討論高醛固酮症可能性,並接受相關檢查。透過及時診斷和有效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改善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國泰醫院286期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