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健保用藥韌性公聽會」 TPMMA為產業提出建言

「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如何強化健保用藥供應韌性」公聽會,會議旨在集結專家學者、產業代表及社會各界,共同討論如何提升健保用藥供應韌性的目標。

「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如何強化健保用藥供應韌性」公聽會,會議旨在集結專家學者、產業代表及社會各界,共同討論如何提升健保用藥供應韌性的目標。

1月9日下午民眾黨舉行「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如何強化健保用藥供應韌性」公聽會,由立委陳昭姿主持,此次會議旨在集結專家學者、產業代表及社會各界,共同討論如何提升健保用藥供應韌性的目標。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TPMMA)張博勝理事長、周志鴻副理事長、藥價執委會陳怡安主委代表出席,會中張博勝理事長針對議題提出三點建議如下:

失控的藥價差不解決,優惠措施看得到吃不到

健保藥費支出占比雖高達28%,但扣除藥價差後回到產業界的營收僅有18-19%,有30%都貢獻在藥價差,因此健保署提出所謂對國產藥廠的優惠藥價措施,其實是看得到吃不到,只有持續擴大藥價差的佔比,因此建議健保署在處理醫療點值保障的同時,應正視失控藥價差問題。

此外藥價差也是保險人繳的保費,應屬於公共財理應由健保署運用在強化健保韌性照顧更多民眾需求的目標上,而非因醫院議價能力差異而分配在不同層級的醫療院所中,這樣是否能達到當初健保照顧人民的目的。

失控藥價差若不解決,在藥廠產能有限情況下,產線將轉往有較大效益之產品,將使價美物廉的藥品不復存在,亦將無法強化供應鏈韌性,價美物廉的藥品不復存在的情況下,醫療院所轉換健保價高、價差大藥品,不但無法降低藥費支出,藥價差也將持續擴大,亦將嚴重影響民眾用藥權益。

本會建議首先地板價品項應優先設立合理藥價差機制,僅收取適當之藥品管理費,確保藥品供應韌性。二、探討三合一藥價支付制度、實支實付等機制之可行性,建立合理藥價管理機制。

強化藥品供應鏈韌性,應以創造產業合理利潤為優先

110年人均門診藥品費用為US$397,顯著低於OECD國家平均的US$614,過低的醫療支付與失控的藥價差,加劇健保藥費占比偏高的汙名,失控的藥價差與學名藥有價無量導致無法有合理獲利前景時,各國內藥廠亦無法有持續提升品質來建立自身品牌的長期投資規劃,惡性循環勢必影響供應鏈韌性。

建議健保署應積極管控藥價差,並提高實際藥費支出的GDP占比從現行低於1%到鄰近日韓的1.5-2.0%。專利期內給予創新藥品國際中位價,給付範圍應同步與國際接軌,逾專利期後應參考國內市場交易價檢討藥價外,亦鼓勵醫院採同成份多品牌並存方式建立學名藥30%-50%之替代率指標,鼓勵學名藥使用以樽節健保資源。現行藥品給付項目與支付標準應考慮以品質競爭取代價格競爭,引導藥廠專注品質提升與品牌經營以爭取民眾認同。

儘速推動藥品差額負擔,兼顧民眾用藥權益與供應韌性

品質沒問題不代表品質一樣,同品質也不一定等於同療效,在這個講求醫病共同決策的年代,應保障讓民眾有選擇最適合自己藥品品牌的權益。因此建議加速推行藥品差額負擔,鼓勵醫病共同決策,共同討論療效、副作用與可負擔性,尊重民眾用藥選擇的權益,醫療院所與民眾也會考慮如何用我可負擔的價錢選擇到最適合我的藥品。當藥廠對自身價值與品質的投資可以獲得合理報酬時,自然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與創新,藥品的供應來源自然就不虞缺乏,也是強化藥品供應鏈韌性的長久之計。

TPMMA張博勝理事長最後強調,健保用藥供應韌性的核心在於政策如何創造製藥產業合理利潤,並引導藥業以品質競爭取代削價競爭,以建立健全的藥價管理機制及供應鏈韌性。協會呼籲政府正視藥價差問題,提升實際藥費支出GDP占比,並推動差額負擔制度,透過政策與產業合作,促使廠商用心做好藥、醫師放心有好藥用、民眾安心藥用好,實現讓民眾享有更高品質、更穩定的用藥服務,同時穩定供應與提升用藥可近性的目標。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