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藥危機!1月底備戰過年 薛瑞元:已請廠商申請專案進口

近年因疫情、俄烏戰爭、以哈衝突、通膨等因素,藥品短缺為全世界共同面臨之議題。

近年因疫情、俄烏戰爭、以哈衝突、通膨等因素,藥品短缺為全世界共同面臨之議題。

近年因疫情、俄烏戰爭、以哈衝突、通膨等因素,藥品短缺為全世界共同面臨之議題。藥師公會預估超過200種藥品短缺,雖然有替代產品,問題恐持續惡化,提醒患者可以提早在1月就先領取過年時期的藥物。對此,衛福部部長薛瑞22日回應,短缺且無替代藥物的有8、9項,已請廠商申請專案進口。

藥師:最害怕精神科藥物缺

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王明媛表示,相較於去年初,現在缺藥的狀況有稍微緩和,但其實還是缺一大堆藥,包括鼻過敏藥、人工淚液、抗生素、癌症藥、攝護腺肥大藥物、心血管藥物等等,各式各樣的藥都缺,而且令藥師界擔憂的是紅海危機導致的貨運問題,價格貴、物流慢,屆時缺藥問題會更惡化。

她表示,民眾多半不太願意換藥,建議可以諮詢藥師以同成分、劑量、劑型藥物替換,或改到藥物較充足的大醫院領藥;若醫院也缺藥,就再請醫師更改處方用藥。且過年將近,提醒患者可以提早在1月就先領取過年時期的藥物,有出國規劃者也可以提早預備一周的藥量。

薛瑞元:不要堅持品牌迷思

對於缺藥問題,薛瑞元出席衛福部發布修正通訊診察治療辦法記者會時受訪直言,民眾和醫師對原廠藥迷思根深蒂固,「如果跟健康有關,卻還是堅持要某些廠牌,那就會等死,所以藥品應該沒有品牌忠誠度的問題。」

他強調,目前真正缺藥且沒有替代藥物的約8、9項,食藥署已經有專案進口。他也提醒:「藥品可以治好你,就是好藥物,現在可以替代的學名藥很多,國產的沒有差異,不要堅持品牌迷思,影響健康得不償失。」

食藥署:已請藥商確保穩定供應

衛生福利部透過跨部門合作設立之「藥品供應通報處理中心」,至今共接獲600餘件藥品短缺通報案件,辦理至112年12月31日,經調查評估多為無短缺或有建議替代藥品,僅9項為國內無替代藥品,食藥署已即時徵得8項替代藥品專案製造或輸入,其餘1項刻正徵求中,相關資訊已公布在西藥供應資訊平台(http://dsms.fda.gov.tw/ProjectManufacture.aspx),以避免藥品短缺造成臨床端之衝擊。

為因應傳染疾病用藥需求增加,食藥署針對抗生素、呼吸道緩解藥品、腸胃藥品等,於112年8月2日及12月1日即函請相關藥品許可證持有商,預先盤點及整備相關藥品及其原物料之庫存,增加相關藥品之供應,以確保臨床端藥品供應無虞。

食藥署表示,已建立藥品短缺處理機制,於接獲藥品短缺通報後,即調查藥品供應狀態、協調廠商供應藥品予通報機構、評估替代藥品等,並將相關資訊公布於西藥供應資訊平台,供臨床端參考。至於媒體關注個別廠牌藥品短缺情事,說明如下:

莫鼻卡

有關莫鼻卡藥品供應情形,該類藥品屬麻黃素類製劑,因原料因素及臨床用量增加因素,目前控貨中,短缺期間,建議依醫師評估以不同成分複方藥品替代。為確保麻黃素類製劑市場供應需求,除每年度食藥署訂定「國內麻黃素類原料藥最高總使用量及核准原則」外,倘藥廠有實際生產需要,可向食藥署提出麻黃素類原料藥需求量申請。

人工淚液

有關人工淚液供應短缺情事,食藥署已即時協助評估替代藥品,並將相關替代藥品資訊公告於西藥供應資訊平台,並協調替代藥品廠商增加生產供應,替代品項目前皆穩定供應中。

氧化鎂

有關氧化鎂藥品供應情形,本品項健保月申報量約2000萬顆,目前許可證持有藥商已恢復生產穩定供應中,另食藥署於111年12月中核准專案製造替代藥品,目前國內氧化鎂每月合計生產達3000萬至4000萬顆,應可滿足臨床需求。

食藥署表示,會持續監測國外藥品短缺警訊、國內用藥需求,主動監測相關藥品供應情形,另已委託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執行「藥品市場監測系統運作計畫」,將與國內大型中盤藥商合作,整合其藥品庫存資料,強化藥品供應監測,並利於藥局及醫療機構查詢中盤藥商之藥品庫存情形,以協調藥品於藥局端的供應,以利病人就近領藥,保障民眾用藥權益。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