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遲遲不好以為是胃疾! 就醫檢查驚見腸癌第二期

民眾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蔬果,少吃紅肉及加工食品;規律運動;定期安排篩檢,防治大腸癌。

民眾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蔬果,少吃紅肉及加工食品;規律運動;定期安排篩檢,防治大腸癌。

一名58歲郭性男子,時常感到上腹痛跟腹脹感,直到疼痛感超過半年,懷疑自己是胃潰瘍而至腸胃科門診,原本安排胃鏡檢查,未料檢查當日腹痛難忍而直接到南投醫院急診就醫,醫師從電腦斷層掃瞄檢查發現郭男的橫結腸腫瘤併發阻塞,必須緊急手術,術後目前恢復良好。

大腸癌初期症狀易被忽略 排便習慣改變應提高警覺

患者的腫瘤位置在橫結腸,經過切片化驗確診為大腸癌第二期。南投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許家榮醫師表示,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略,可能會出現的症狀有排便習慣改變、排便有血、裡急後重、體重減輕、貧血等症狀。

大腸癌治療的部分,大部分會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方法,由於患者為第二期,術後會密切追蹤,並適患者狀況評估是否進一步安排化療。

定期篩檢有助提高存活率 這些情況應接受檢查

依據國健署統計,大腸直腸癌已經蟬聯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許家榮醫師表示,大腸癌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其存活率會越高。而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分析顯示,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可見定期進行癌症篩檢的重要性。

許家榮醫師指出,除了糞便潛血陽性的病人外,有排便問題,例如大便習慣改變和或大便流血的人,也建議接受大腸鏡檢查,以利早期診斷或在還是息肉的階段便將其切除,降低罹患大腸癌之風險。

預防大腸癌 健康飲食習慣+規律生活為不二法門

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肥胖及菸酒、老化皆是罹患大腸癌的危險因子。許家榮醫師提醒,民眾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蔬果,少吃紅肉及加工食品;規律運動;定期安排篩檢,防治大腸癌。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