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63歲的許先生,3個月前突然左手左腳無力,無法行走,中風過的他還以為是二度中風,不料竟是頭頸交界處脊椎膜內的良性腫瘤壓迫到脊髓神經造成,原就診醫師認為手術風險高,有癱瘓之虞,轉到衛福部彰化醫院,經手術後,目前已可行走。
高位頸椎腫瘤壓迫手術風險高 嚴重恐致癱瘓、死亡
衛福部彰化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趙紹清表示,患者腫瘤2.5公分大,長在頭頸交接處,枕骨至第一頸椎之間的脊椎膜內,已經壓迫到脊髓神經只剩5%的空間,評估後覺得還是要手術,不然只能等待癱瘓,但這種高位頸椎腫瘤壓迫的手術風險很高,稍有不慎可能會有呼吸衰竭、四肢癱瘓等併發症,嚴重甚至死亡。
神經監測儀監測 避免造成神經損傷
此手術需要高度精準才能不損及神經,所以在手術中特別以神經監測儀監測,也就是說,神經若有損傷可能時,監測儀馬上警告,以確保患者的脊髓神經不受傷害。
趙紹清主任說明,手術從患者後頸進入,在顯微鏡下進行後位頸椎腫瘤移除手術,病理切片為良性的神經纖維瘤。良性瘤在該處能長到這麼大,研判應有一段很長的生長時間,所幸該處的神經受壓迫,在手術過程也沒傷及神經,術後9天就可站立,再慢慢行走,到現在已能穩定走路。
良性瘤不見得沒有危險 頭頸及脊髓部位最危險
趙紹清主任指出,一般而言良性腫瘤危害不如惡性腫瘤大,但出現在脊椎的良性腫瘤有可能很嚴重,影響程度就看被壓迫神經的位置,大部分會麻、酸、痛、無力,重則癱瘓,有的甚至會影響到呼吸,因為神經病變造成牽引呼吸的肌肉無力,危及生命。
一旦身體出現痠、痲、痛等症狀時,一定要就醫釐清病症來源,趙紹清主任建議,家族中有脊髓腫瘤病史,或常感覺手臂、胸頸、腰背疼痛、手腳麻木等症狀者,應及早接受神經學檢查。